(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供稿)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展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学校拟自2022年起招收国际学生。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第42号令)等相关文件精神,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组织编制了广州航海学院概况、国际学生招生专业介绍、国际学生管理规定、国际学生招生章程、国际学生应急预案、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小组等相关申报材料,正式向广东省教育厅报备,并根据审核反馈意见进行了改进完善,做好充分准备迎接省教育厅进行现场考察。
7月8日下午,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李金俊处长带队一行3人莅临我校考察国际学生招收资质情况。我校于行政楼A楼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广州航海学院招收国际学生资质汇报会,学校党委招乐辉副书记主持会议,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校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学工处、国际交流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汇报会。
招乐辉副书记首先对广东省教育厅交流合作处一行来我校考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然后简要介绍了学校概况、学科专业、国际交流合作及广州交通大学筹建进程,表示学校对国际交流合作非常重视,设置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交流学院两个机构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事务,全力助力学校国际化进程,学校自去年开始就着手招收国际学生各项准备工作,今天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都来参加汇报会,非常高兴李金俊处长一行亲临我校考察指导。
李金俊处长首先对我校招收国际学生的各项准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厅交流合作处已对我校申报备案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学校根据反馈意见改进完善后已经符合相关要求,遵照42号令有关要求,今天来到学校现场考察和座谈是为了确保学校能够顺利安全稳定地开展留学生招收与管理工作。他表示,在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政策背景下,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我国高校扩大招收来华留学生不仅有利于世界深入了解中国,也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省教育厅积极支持我校开展留学生教育。他强调国际学生的管理非小事,建议我校相关部门与单位分工合作,政策归口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国际学生的日常与教学管理由国际交流学院负责,但鉴于国际学生的特殊性、外交性,国际学生的招生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体落实时应多部门联动。
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朱建芳处长全面汇报了学校招收国际学生资质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拟招收留学生类别与专业、实验实训条件与宿舍配置等,并汇报了目前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成果,重点介绍了学校今年高考招生计划单列招生的4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表示学校在取得国际学生招生资质后,预计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留学生招生的相关推广工作,拟在明年正式招生。
会上,王静娴副处长对我校招收留学生工作给予了具体指导。表示鉴于国际学生工作的外事、外交因素,敏感度相对较高,其涉及各方面统筹与部门合作。学校完成国际学生资质备案工作后,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启动来华留学生招收工作,并注意特殊情况的应对与处理,如某些国家某些专业的招收有限制,未成年或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学生管理措施等等,建议积极参加省厅、市局举办的国际学生相关业务培训。国际学生的学历生与在校住宿生比例、国际学生出勤率也应根据广州市相关要求进行管理管控。学校在国际学生的毕业程序和学位授予要求方面,应保持与本国要求一致,不能降低要求。国际学生的管理,例如其住宿问题,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与国内学生搞差别待遇。她说到,国际学生招收与管理工作是国家民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又任重道远,需要学校高度重视。
会上各部门与会人员还针对本部门职责与国际学生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李金俊处长和王静娴副处长一一给予了具体指导。李金俊处长表示省厅大力支持我校留学生招收与管理工作,并在下学期开学前将同意备案函发至我校。建议学校在招收国际学生前应充分考虑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配置问题,妥当安排学生宿舍,并注重相关授课教师质量的保障。还提醒学校,即将面临国际学生的招收与管理,要进一步考虑规范英文学校网页、制作英文版学生手册、制定英文版规章制度等。他还强调招收国际学生要注重质而非追求量,希望学校尽快推进落实招收国际学生工作,加入全国高校留学生管理协会,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参与国际学生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多注重沟通交流。
最后,招乐辉副书记做总结发言。他说,国际学生的招收与管理既是学校的办学需要,也是学校内部的一项新生事物。该项工作处于刚起步阶段,需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与机制设置。外事无小事,国际学生具有政治性、国际性、安全性与涉外性,其管理也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招乐辉副书记表示,一是学校会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二是学校会主动加强与其他院校的沟通工作,进行相关调研;三是在具体业务方面,学校会多向省厅汇报与请示,获得及时指导;四是校内相关部门形成一盘棋,协同配合国际学生招生、管理工作,确保办学与管理质量,注重学校的办学影响。